远程范现军:新能源有痛点 醇氢电动解决痛点

方得网 2025-03-29 1819字 0

方得网周静

2025年3月28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期间,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CEO范现军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商用车新能源从纯电动、氢燃料到混动,到现在远程主导的醇氢电动路线,其他企业也逐渐在进入醇氢行业,其实这是一个必然。”

11

醇氢电动,本质上是甲醇增程混合动力技术。为什么远程商用车认为,这是商用车新能源化发展的最优解?

请看方得网现场采访报道。

醇氢路线

是行业必然选择

在当天进行的“商用车可持续发展论坛”上,范现军表示:“我们对商用车场景深入研究后认为,在场景和工况更加复杂的商用车,只有通过醇与电结合,才能加快新能源化的提升。”

主题发言中,范现军从五个方面阐述了醇氢电动突出优势。

其中包括:醇氢电动是符合中国国情的能源现状、能源安全的新能源技术路线;醇氢电动是能够满足商用车全场景、全工况需求,尤其是在低温环境下续航稳定性,同时兼顾环保与安全性的新能源商用车技术路线;醇氢电动是能够持续为物流行业提质增效、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能源商用车技术路线;醇氢电动是能够为客户带来综合解决方案最大化、带来更好收益、更优TCO的新能源商用车技术路线;醇氢电动是能够解决现有多种新能源技术路线的痛点和瓶颈的技术路线。

图片2

他认为,无论从国家能源角度,还是物流行业本身需求出发,醇氢电动的便利性、经济性方面都有优势。“现在纯电路线的续航制约了长途场景应用,制约了冬季应用;混动产品TCO优势难以实现;制氢-运氢-储氢-加氢全环节高成本制约了规模化应用,而醇氢电动技术是甲醇和电驱各自优点相结合的成果,不仅解决了里程焦虑、电池自重问题,还降低了整车成本,恰恰是对这些技术路线的有效补充。”

范现军跟车

成本账最清楚

商用车用户最关注的就是成本。醇氢电动能不能得到用户认可,必须算清楚成本账。

根据博世白皮书的测算,以醇氢电动架构为核心动力单元的车辆,综合燃料使用成本降低至柴油直驱重卡的60%-67%。

范现军现场列出成本数据,直观说明醇氢电动重卡有着明显运营成本、购置成本优势。

图片3

搭载醇氢电动的49吨重卡,百公里醇耗72升,按照甲醇醇价2元/升,百公里运营成本是144元;同样49吨氢燃料重卡,百公里消耗氢气8公斤,氢气按35元/公斤来算,百公里燃料成本是280元;49吨的纯电重卡,百公里至少用120度电,按1.2元/度,百公里运营成本也是144元。

而醇氢电动购车成本不超过55万元,纯电重卡购置成本约65万元、是醇氢电动的1.2倍, 氢燃料重卡购置成本120万元、是醇氢电动购车的2.2倍。

另一方面,醇氢重卡一次补能的续航里程现在是1500公里,自重比纯电动重卡、氢燃料重卡都轻,运营效率可提升30%以上,相当于再节约30%费用。

图片4

范现军前段时间亲自跟车远程星瀚H重卡用户,跑一趟从温州到广州白云1400多公里。他说:“用户最关心的是用车成本。实地跑下来,他们感觉醇氢电动重卡相比车队里斯堪尼亚、奔驰等进口重卡的经济性还要好、采购成本更低,计划将来把车队进口车全部替换成醇氢电动重卡。”

已建设600座甲醇加注站

2027年建成4000座

醇氢电动路线固然很有优势,用户身边找不到甲醇加注站怎么办?

范现军表示:与建设充电站、换电站和加氢站,投入大、回收周期比较长相比,甲醇加注可以在现有超过12万座汽柴油加注站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每座改造费用也就是十几万元左右。

事实上,吉利远程跟中石化、中石油合作改造的甲醇加注站,已经在多地运行。截止到目前全国重点地区建设加注站600座。

范现军表示:“我们规划,到2027年底建成4000座甲醇加注站。按照产品续驶里程,重卡1500公里、轻卡1100公里,4000座就能够覆盖全国运营区域,实现加甲醇和加油一样方便。”

55

为了更好地推动醇氢电动,吉利远程也制定了“1233”的生态战略,从绿醇制备、甲醇加注,到纯电汽车三位一体的协同发展。

“我们很可喜地看到,国内一些主流企业,比如像玉柴、潍柴等主流动力发动机厂也在研发甲醇动力,像一些主流重卡企业也在研发醇氢重卡产品。”范现军相信,随着醇氢车辆推广、醇氢产业化加快,最终会迎来适合中国国情、适合物流行业提质增效、更能给用户带来切切实实利益的当下新能源最佳技术路线。

图片6

商用车新能源化渗透率越来越高,场景也从城区、短途向城际、长途拓展。醇氢电动路线,提供了富有特色与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责任编辑:洪晗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