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得网 舒慕虞
在新能源商用车赛道加速内卷的当下,广汽日野以核心技术突破为矛,向行业交出一份硬核答卷。
3月25日,广汽日野宣布与因湃电池科技联合打造商用车自研电池。这款以“长寿命、高可靠、轻量化、强防水”为核心竞争力的动力电池,标志着广汽日野在新能源商用车核心三电技术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作为国内唯一拥有自研动力电池的重卡企业,广汽日野通过技术自主化与生态闭环布局,加快新能源转型步伐,全面构筑市场竞争壁垒。
股权重构开启新能源转型
广汽日野的新能源转型,始于一场深刻的股权变革,这场变革为其战略落地铺平了道路。
2024年1月,广汽集团完成对广汽日野的增资扩股,持股比例提升至89.72%,日野持股降至不足5%,员工持股平台加入,形成“广汽主导+市场化决策”的新格局。这一调整打破了合资企业长期存在的决策桎梏,为技术研发和战略落地注入灵活性。
在战略层面,广汽集团于同年11月发布商用车“135”发展规划,明确到2030年实现300亿元营收目标,并提出“智能制造+产业联盟+用户生态”三大引擎驱动新能源转型。广汽日野总经理张志勇强调,商用车作为生产资料,必须围绕“全生命周期价值”打造产品。为此,公司从重卡单一品类逐步向轻卡、小型公交车、VAN车、皮卡等全场景覆盖,推出纯电、氢燃料双技术路线,并计划2025年量产首代纯电平台旗舰车型。
市场对战略的响应迅速:2024年1月,广汽日野与原尚股份、好来运物流分别签下1000台氢能车和200台纯电车的战略合作协议;同年9月,与智御维科达成智能网联技术合作,进一步夯实场景化解决方案能力。
自研三电技术锻造竞争力
如果说战略是方向,技术则是广汽日野转战新能源赛道的核心武器,而三电技术的突破正是其锋芒所在。
因湃电池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广汽集团投资109亿元打造的三电核心项目,是目前广州最大的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双基地,同样也是广汽集团的能源生态产业链布局的核心引擎。
广汽日野与因湃电池联合研发的弹匣电池商用车版,采用低耗锂负极设计及多阶梯成膜技术,常温快充循环寿命超7500次,支持整车全生命周期行驶里程突破200万公里,显著降低用户全周期使用成本。其通过针刺、整包枪击等极端测试,实现“不起火、不冒烟、不渗水”,温升与电压波动近乎为零,适配矿山、长途物流等复杂工况。
在电驱领域,广汽日野联合特百佳动力开发的高性能永磁同步电机覆盖纯电及氢燃料电池车型。以T9新能源重卡为例,其搭载自研集成式电驱桥与智能热管理系统,实现92%的高效率、最大扭矩35000牛米,多系统协同使整车综合电耗低至1.1kWh/km,每年可为用户节约电费3万元以上。
电控技术则凸显智能化优势。基于广汽研究院的“毫秒级主动防护”安全架构,通过AI算法实时监控电池状态,预防热失控风险。同时,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数字孪生系统,实现“研发-智造-服务-再生”全价值链闭环管理,提供实时健康监测与预警服务,将车辆出勤率提升至行业领先水平。
全产业链联盟构筑护城河
新能源商用车的竞争本质是生态体系的比拼。广汽日野以开放姿态联合上下游伙伴,构建“制造+金融+能源”的闭环生态,将单点优势转化为体系动能。
在能源端,与广汽能源、特来电、京能新能源共建充换电网络,并依托优湃能源实现电池回收梯次利用;在金融端,与越秀租赁达成50亿元战略合作,推出经营性租赁模式,为客户提供具有竞争力的金融解决方案;在保险端,与众诚保险联合创新,推出“智安品牌”保险,有效解决用户“投保难、保费贵、理赔不易”的痛点;在智能化领域,联合智御维科开发车联网和智能驾驶系统,提升车队运营效率。
这种“生态协同”的效果直接反映在市场端:2024年广汽日野新能源订单量同比增长超300%,客户复购率超过80%,老客户占比显著提升。张志勇表示:“商用车必须解决用户‘赚钱工具’的本质需求,而全产业链布局让我们能提供从购车、补能到运维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结束语:
总之,广汽日野与因湃的合作,不仅是技术层面的突破,更是新能源商用车生态模式的革新。从三电技术自主化到生态闭环构建,从国内市场深耕到海外布局前瞻,广汽日野正以持续增强的新能源实力,试图打破商用车行业竞争格局。